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900556

“网络药理学”专题

  • 基于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探究红景天口服液抗急性高原反应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陈奎奎;闫晓宁;郭忠会;沈琳;梁洁;冯玉燕;肖红斌;

    目的 探究红景天口服液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急性高原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法表征红景天口服液的主要化学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检索红景天口服液和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潜在靶点,将药物靶点与AMS相关靶点取交集,基于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考察红景天苷、红景天素、对羟基苯甲醇、酪醇4个活性成分对糖氧剥夺诱导嗜铬细胞瘤12(pheochromocytoma 12,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露出率的影响。结果 从红景天口服液中鉴定了40个主要的化学成分,进一步筛选出抗AMS活性成分14个,所对应相关靶点34个,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环加氧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等靶点的关联性较强;红景天口服液治疗AMS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等信号通路。红景天苷、红景天素、对羟基苯甲醇、酪醇可显著提高糖氧剥夺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存活率及减少其LDH露出率。结论 红景天口服液中的红景天苷、酪醇、红景天素、对羟基苯甲醇等可能是抗急性高原反应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31-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HPLC-Q/TOF MS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肺汤入血成分的镇咳作用机制

    姜凯文;慕坤倩;曲佳明;李鑫宇;王雪;张北宁;毕开顺;李佐静;

    目的 建立基于HPLC-Q/TOF MS的方法鉴定清肺汤的活性成分,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寻找清肺汤镇咳的潜在活性机制。方法 将10只Wistar大鼠连续灌胃7 d给予清肺汤水煎液后,收集2 h的血浆。样品前处理后,用ACQUITY HPLC HSS Column(100 mm×3.0 mm, 1.8μm)色谱柱以质量分数为0.2%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入血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入血成分的潜在靶标,与在GeneCards数据库、CTD数据库和Open Targets Platform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咳嗽靶标匹配获取交集靶标;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绘制PPI网络,通过节点和边缘集群算法寻找核心靶点,并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入血成分的定性分析,检测出了59个活性成分,99个清肺汤镇咳的潜在靶标。GO分析表明清肺汤发挥镇咳作用主要富集在刺激反应与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细胞膜、神经突触等细胞组成,结合功能、激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关键通路多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气道反应和气道重塑有关。筛选出BCL2L1、JUN、STAT3、MMP9、HIF1A等核心靶点。结论 清肺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镇咳作用。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46-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分析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吕智豪;刘华熙;莫德龙;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讨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中寻找与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相关的活性分子及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搜索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将白头翁汤有效成分的靶点与结直肠癌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蛋白质互作数据库(search tool for recurring instances of neighbouring genes, 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同时分别利用DAVID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和Bioconductor中的R包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实验检测白头翁汤处理过的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情况,同时在细胞水平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对网络药理学预测出的核心靶点及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从白头翁汤中筛选得到5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结直肠癌的交集靶点157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白头翁汤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关键靶点原癌基因JUN(Jun proto-oncogene, JUN)、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等以及调控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治疗结直肠癌。细胞实验证实白头翁汤能够有效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下调靶点蛋白p-Akt和p-p38 MAPK的表达、抑制IL-17、TNF-α、HIF-1α的mRNA水平。结论 白头翁汤能够通过调控AKT1、MAPK1等靶点以及调控IL-17、TNF、HIF-1等信号通路,从而治疗结直肠癌。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62-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基因突变和Rad3相关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刘亚玲;赵东;朱艳丽;侯云雷;王绍宁;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是DNA修复的关键激酶,对基因组稳定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至关重要。抑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可触发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由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介导的修复途径,高效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开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抑制剂是治疗具有DNA修复缺陷癌症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与DNA突变所致癌症的关联,并重点介绍了小分子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基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75-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的研究进展

    王蕊;王会岩;姜秀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2019冠状病毒病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缺乏有效治疗的情况时,疫苗是预防和控制COVID-19的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在立足于全球实际问题和对产品需求,比较COVID-19疫苗开发利用的平台及发展阶段不同的基础上,着重对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同种类疫苗的优势与劣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全球获得各国政府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超过25款,我国已有5个品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批上市。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的类型、研究成果等方面以及解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91-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荞麦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晓萍;王文燕;邢晓冬;孙永明;

    荞麦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功效物质和多种药理作用,在食品加工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其营养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荞麦中不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较好的效果。荞麦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酚类、甾体类、萜类、糖苷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荞麦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荞麦可以制成多种食品,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较为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就荞麦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开发利用荞麦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12期 v.41;No.347 1599-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研究论文

  • 二羟丙茶碱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

    巩亦峰;于新颖;孙媛方;俞嘉;

    目的 首次建立一种拆分二羟丙茶碱对映体的手性HPLC法,并将其应用于灌胃给予大鼠消旋二羟丙茶碱后药物在其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方法 色谱柱采用Chiralpak IG手性柱,以乙腈-水(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在最优条件下二羟丙茶碱对映体在8 min内获得了完全分离。6只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消旋二羟丙茶碱药物,血浆样品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二羟丙茶碱对映体浓度。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级杆质谱,在正离子方式以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结果 血浆中二羟丙茶碱单一对映体的线性范围在50.0~2 000.0 ng·mL~(-1)之间,定量下限为50.0 ng·mL~(-1)。方法的准确度在-14.21%~6.83%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97%,提取回收率在104.19%~110.20%之间。药动学参数T_(max)、t_(1/2)、C_(max)没有立体选择性显著性差异,AUC_(0-t)、CLz/F的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UC_(0-∞)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该手性HPLC法可用于二羟丙茶碱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且其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立体选择性。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09-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加味四物汤G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

    刘骄楠;赵雨歆;赵旻;谢晓玉;赵春杰;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制剂四物汤的G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同时应用内标曲线法对其中7种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 0.5μm),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70℃,气化室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为1.0 mL·min~(-1),分流比为10:1,以α-蒎烯为参比峰,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建立10批药材的G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以β-石竹烯为内标,采用内标曲线法同时测定药品中7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10批药材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各成分的相似度在0.941~0.996之间,共标定出31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7个色谱峰;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0批药品中α-蒎烯、桉油精、萜品油烯、樟脑、龙脑、4-萜烯醇、棕榈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 7、0.018 4、0.002 6、0.001 3、0.001 5、0.012 3、0.025 9 mg·g~(-1)。结论 建立的加味四物汤GC指纹图谱及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为四物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16-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雷诺嗪缓释片剂量倾泻方法学建立与验证

    周培培;孙春艳;侯晓虹;

    目的 建立雷诺嗪缓释片剂量倾泻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以Agilent ZORBAX Extend C_(18)(100 mm×4.6 mm, 3.5μm)为色谱柱,以pH 5.0的乙酸钠缓冲液-乙腈(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溶出条件:以900 mL浓度为0.1 mol·L~(-1)盐酸溶液、含体积分数为5%乙醇的0.1 mol·L~(-1)盐酸溶液、含体积分数20%乙醇的0.1 mol·L~(-1)盐酸溶液、含体积分数40%乙醇的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溶出温度为(37±0.5)℃,转速为50 r·min~(-1),桨法,分别经15、30、45、60、75、90、105、120 min,取续滤液进行考察。通过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精密度、线性和范围、滤膜吸附、准确度、溶液稳定性等试验研究,对雷诺嗪缓释片的剂量倾泻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该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各介质条件下,雷诺嗪在质量浓度为0.01~1.10 mg·mL~(-1)浓度范围内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结论 本方法能准确测定雷诺嗪缓释片的剂量倾泻。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27-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LncRNA-XIST通过抑制miR-186-5p上调PSME3表达促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发展的机制研究

    曲海燕;姜友章;杨国鹏;孙允霄;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因子(long noncoding RNA 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lncRNA-XIST)通过抑制miR-186-5p上调PSME3表达促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存曲线(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XIST表达对32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儿童患者生存率的影响,miRNA模拟物、miRNA抑制剂、PSME3 shRNA转染KG-1细胞后,RT-qPCR检测XIST及miR-186-5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PSME3、cleaved-caspase 3及cleaved-caspase 8的表达水平,CCK-8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KG-1细胞的活力。结果 XIST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儿童患者临床样本及细胞系中显著表达。在KG-1细胞中,敲降XIST抑制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敲降XIST的KG-1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186-5p与XIST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XIST通过内源性竞争海绵吸附miR-186-5p影响其下游靶基因PSME3的表达。结论 XIST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可通过海绵吸附miR-186-5p调控PSME3表达,XIST的异常表达可作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诊断及治疗的作用靶点。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3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医药制造业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人员投入关系研究

    常森浩;王素;吴迪;陈玉文;

    目的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人员投入之间的关系,为增强我国医药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提高产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997—2020年医药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基于协整理论,构建VAR模型对市场竞争程度和研发人员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医药制造业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人员投入呈正相关,二者之间呈双向影响。结论 政府应激发市场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企业应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增加研发人员投入。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44-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华生;董丽;陈碧桃;

    目的 文章通过对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分析,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如何提升竞争能力、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行业现状分析、文献查询、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提升竞争力的指标评价模型。结果 构建出当前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网络、合规、服务、创新五个一级指标,并下设15项二级指标。结论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2024年12期 v.41;No.347 1653-1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