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930713

综述

  • 中药调控自噬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张路帆;张祥麒;董洋;张亚薇;陈倩;王丹;吴昱铮;王涛;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肠道炎症和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自噬是细胞在炎症、氧化应激等不利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过程,通过降解及再摄取等机制回收营养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通过调节肠上皮紧密连接、调控炎症信号表达、肠细胞凋亡及肠干细胞增殖等,维持肠上皮屏障稳态,在IBD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中药通过其丰富的活性成分,能够对肠上皮细胞自噬过程进行多靶点、多效应调节,有效促进肠炎状态下肠上皮屏障功能的修复,为IBD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文作者在阐明自噬在IB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基础上,对靶向调节肠上皮细胞自噬,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细胞间紧密连接,发挥治疗IBD作用的中药单体或中药复方进行总结,为IBD治疗药物的研发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025年10期 v.42;No.357 889-895+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缺氧条件下外泌体促进乳腺癌发展的研究进展

    聂佳慈;勾文峰;许飞飞;李祎亮;侯文彬;左代英;

    目的 综述缺氧诱导乳腺癌细胞分泌外泌体的有关通路,以及外泌体有关内容物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方法 在文献检索网站上检索“缺氧”、外泌体、乳腺癌等关键词,对有关该领域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总结缺氧条件下乳腺癌细胞分泌外泌体的相关通路以及外泌体有关内容物促进乳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结论 缺氧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肿瘤转移和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缺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进行代谢以适应缺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ment,TME)外,还通过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s,HIFs)等通路影响外泌体的分泌,以及在缺氧条件下外泌体miRNAs和蛋白质等促进乳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包括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抗肿瘤免疫反应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因此,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阐明外泌体在乳腺癌发展中的确切作用至关重要。

    2025年10期 v.42;No.357 896-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研究论文

  •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木犀草素及其代谢物的质量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李可新;吴文英;张天虹;

    目的 建立HPLC-MS/MS检测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木犀草素及其Ⅱ相代谢产物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血药质量浓度。并将其应用于木犀草素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质谱条件为多反应离子监测,负离子扫描模式。色谱柱为XBridge~(TM)C_(18)柱(75 mm×4.6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1 mmol·L~(-1)的醋酸铵)(体积比88∶12),血浆样品前处理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内标为柚皮素。以木犀草素原料药为参比制剂,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为受试制剂,以质量浓度200 mg·kg~(-1)灌胃给予SD大鼠,测定不同时间点下血浆中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结果 木犀草素质量浓度在1~1 000 ng·mL~(-1)(r=0.996 5)内,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苷质量浓度在2~2 000 ng·mL~(-1)(r=0.996 6)内线性关系良好。原料药组与磷脂复合物组中木犀草素的AUC_(0-t)为(8 608±2 114)与(18 182±3 126) ng·h·mL~(-1),ρ_(max)为(1 426±261)与(3 842±999) ng·mL~(-1),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AUC_(0-t)为(76 434±11 232)与(152 775±8 723) ng·h·mL~(-1),ρ_(max)为(7 633±1 384)与(22 004±3 610) ng·mL~(-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苷质量浓度的测定,且与原料药相比,磷脂复合物显著提高了木犀草素的生物利用度。

    2025年10期 v.42;No.357 904-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miR-214-3p通过靶向ALG3调控JAK2/STAT3通路逆转乳腺癌MCF-7细胞他莫昔芬耐药

    赵妍;吉柳;孙成鹏;武文慧;赵心宇;

    目的 研究miR-214-3p通过靶向调控ALG3/JAK2/STAT3通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Tamoxifen,TAM)耐药的具体机制。方法 构建MCF-7/TAM细胞株,qRT-PCR实验检测MCF-7及MCF-7/TAM细胞中miR-214-3p含量;向M CF-7细胞转染anti-miR-NC、anti-miR-214-3p质粒,向M CF-7/TAM细胞转染miR-NC、miR-214-3p mimics、anti-miR-214-3p及si ALG3质粒,qRT-PCR实验评估转染效率; M TT实验用于分析转染后各组细胞TAM敏感性;划痕实验评估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凋亡实验检测同一浓度TAM诱导的各组细胞凋亡百分比; Western blot检测调控miR-214-3p后ALG3、凋亡蛋白及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214-3p在MCF-7/TAM细胞中异常低表达。随着TAM浓度增加,转染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敲低miR-214-3p降低了MCF-7细胞的TAM敏感性,迁移能力明显提高而凋亡情况受到抑制。提高miR-214-3p水平后,MCF-7/TAM细胞增殖抑制率有所上升,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同时凋亡百分比有一定程度增加。ALG3在MCF-7/TAM细胞中高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了miR-214-3p和ALG3的靶向关系,并且miR-214-3p可调控ALG3的表达。向MCF-7/TAM细胞转染si ALG3抑制了JAK2/STAT3通路的激活,而共转染anti-miR-214-3p在一定程度逆转了JAK2/STAT3通路的活性。转染si ALG3明显降低了MCF-7/TAM细胞的TAM敏感性而共转染anti-miR-214-3p使M CF-7/TAM细胞的TAM敏感性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结论 miR-214-3p可能作为抑癌因子,通过靶向ALG3调控JAK2/STAT3通路介导乳腺癌TAM耐药。

    2025年10期 v.42;No.357 912-920+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黄哲;孟辰璐;兰毅鹏;刘晓溪;徐凤翔;

    目的 系统分析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检索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辽宁省生物医药典型企业开展调研,通过专家访谈了解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需求清单、高质量发展情况以及人才需求,梳理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 辽宁省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要主力军之一,具备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及产业链条等,但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凝聚力分散、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获利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 通过深化政策体制改革、培育特色产业园区、提高人才重视程度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辽宁省生物医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医药行业现代化改革发展,推动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v.42;No.357 92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紫锥花苷预处理通过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许衍丰;刘川川;樊海宁;

    目的 探讨预防性使用紫锥花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缺血再灌注组(IR)、IR+紫锥花苷30 mg·kg~(-1)组(IR+ECH30)、IR+紫锥花苷60 mg·kg~(-1)组(IR+ECH60),腹腔注射给药,末次给药2 h后建立70%缺血的HIRI模型,再灌注6 h后收集肝脏样本及血清。MRI扫描大鼠肝脏,序列为T1WI、T2WI、Perfusi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T、AST水平测量; HE染色与电镜观察肝组织变化; 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MDA、SOD、IL-1β、TNF-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Casepase-3蛋白表达水平; 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程度; Western-blot法检测HO-1、Casepase-3、p-AKT、PI3K、Nrf-2、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RI扫描显示,ECH使用后导致肝脏T2WI信号减弱,ADC值增加。生化分析显示,ECH应用后血清ALT、AST水平下降。HE染色和电镜观察显示,ECH明显减轻IR引起的干细胞坏死和免疫细胞浸润。ELISA分析显示,与IR组相比,IR+ECH30、IR+ECH60组血清中MDA、IL-1β、TNF-α含量下降,SOD水平升高。免疫组化分析显示,IR+ECH30组、IR+ECH60组Casepase-3阳性面积占比较IR组减少。此外,IR+ECH30组、IR+ECH60组的肝细胞凋亡数量较IR组减少。Western-blot分析显示,ECH使用后导致IR模型中Nrf-2、HO-1、PI3K、p-AKT蛋白升高,Casepase-3蛋白降低。结论 预防性使用紫锥花苷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HIRI导致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肝细胞凋亡使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

    2025年10期 v.42;No.357 928-937+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U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头发中6种抗HIV药物的含量

    可婵;王海洋;张双梅;刘恒丽;赵小英;陈铭;李侠;秦峰;

    目的 建立U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头发中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艾诺韦林(Ainuovirine,ANV)、洛匹那韦(Lopinavir,LPV)和依法韦伦(Efavirenz,EFV)含量,并将该方法用于HIV患者的药物质量浓度监测。方法 头发样品清洗后采用甲醇进行提取,采用以艾诺韦林-d_5(Ainuovirine-d_5,ANV-d_5)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_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时间5.5 min,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人头发中3TC、ZDV、NVP、ANV、LPV和EFV线性范围分别为质量浓度0.25~50 ng·mg~(-1)、0.25~50 ng·mg~(-1)、1~200 ng·mg~(-1)、0.1~20 ng·mg~(-1)、0.4~80 ng·mg~(-1)、0.25~50 ng·mg~(-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RE%)均在±15%以内。此方法成功应用于16位患者头发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监测。结论 该方法可适用于同时测定拉米夫定等6个常用抗HIV药物在患者头发中的含量。

    2025年10期 v.42;No.357 938-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型ERK抑制剂BPI-27336在大鼠和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及食物效应研究

    于微微;曹青英;张佳瑞;赵春杰;赵旻;

    目的 评价抗肿瘤新药ERK抑制剂BPI-27336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考察生物利用度和食物影响,为新药开发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雄雌SD大鼠和比格犬单次静脉注射1 mg·kg~(-1)新药BPI-27336,对SD大鼠单次禁食灌胃1.5、3和6 mg·kg~(-1)、未禁食灌胃3 mg·kg~(-1)和连续7 d灌胃3 mg·kg~(-1)新药BPI-27336溶液共5组,对比格犬单次禁食灌胃0.5、1和2 mg·kg~(-1)、连续7 d灌胃1 mg·kg~(-1)新药BPI-27336溶液共4组,对比格犬在禁食和未禁食状态下灌胃规格为20 mg的片剂。给药后于多个时间点采集大鼠和犬全血并分离血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药物质量浓度,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SD大鼠按1.5、3和6 mg·kg~(-1)单次灌胃给药后,半衰期(t_(1/2))为2 h左右,达峰时间(t_(max))在0.4 h左右,峰浓度(c_(max))和暴露量(AUC_(0-t))均呈剂量相关性线性增长,生物利用度(F)在20%左右;未禁食给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c_(max)、AUC_(0-t)和F与禁食无差异;连续7 d灌胃给药后,第7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第1天无差异。比格犬按0.5、1和2 mg·kg~(-1)灌胃给药后,t_(1/2)为2 h左右,t_(max)在1 h左右,c_(max)和AUC_(0-t)随剂量增加呈非线性增长,F为22~35%;连续7 d灌胃给药后,第7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第1天无差异;每只比格犬空腹和给食后给予20 mg片剂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c_(max)、AUC_(0-t)、F均值比值均为1左右。结论 大鼠给药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药代动力学,比格犬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绝对生物利用度均较好,连续给药7 d均无蓄积,片剂与溶液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水平,大鼠和犬均无食物效应。

    2025年10期 v.42;No.357 947-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HPLC-Q-TOF MS的栀子柏皮汤化学成分研究

    于新颖;尹然;张瓒;韩飞;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极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法分析鉴定栀子柏皮汤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150 mm×4.6 mm,2.6μm)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35℃,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根据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裂解方式及与对照品比对,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在栀子柏皮汤中共鉴定了137个化合物,其中包含40个黄酮类化合物、2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9个有机酸类化合物、19个三萜类化合物、18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个单萜类化合物、4个二萜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上述化学成分中,44个来自于栀子,35个来自于黄柏,54个来自于炙甘草,4个为栀子、黄柏共有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Q-TOF MS法可较为全面地表征栀子柏皮汤中的化学成分,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2025年10期 v.42;No.357 956-969+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欧李种壳化学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孙一涵;董升;汤雪宁;王继超;杨采彬;张国刚;

    目的 研究欧李[Cerasus humilis(Bge.) Sok.或Pruns humilis Bge.]种壳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色谱、反相ODS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将欧李种壳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与波谱特征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欧李种壳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出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4-hydroxy-3,3',5'-trimethoxy-8',9'-dinor-8,4'-oxyneoligna-7,9-diol-7'-aldehyde(1)、7'E-4,9-dihydroxy-3,3',5'-trimethoxy-8,4'-oxyneolign-7'-en-9'-al(2)、pinnatififidanin B V(3)、curcasinlignan B(4)、pinnatifidanin C Ⅷ(5)、蛇菰宁(6)、(7S,8R)-5-甲氧基-蛇菰宁(7)、(-)-南烛木树脂酚(8)、salicifoliol(9)、amycolataiwanensin G(10)、二氢芥子醇(11)、3-羟基-l-(4-羟基-3,5-二甲氧基苯)-1-丙酮(12)、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13)、丁香醛(14)、1,3,5-三甲氧基苯(15)、香草醛(16)、3-羟基-4-甲氧基吡啶(17)。结论 化合物2~7、9~15、17为首次从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25年10期 v.42;No.357 970-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姜黄素通过上调circRNA_SLC8A1表达促进小鼠的骨折愈合

    马运锋;韩小飞;

    目的 研究circRNA_SLC8A1在姜黄素促进骨折愈合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骨折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ircRNA_SLC8A1表达水平,以及姜黄素干预的成骨细胞MC3T3-E1中circRNA_SLC8A1表达水平;采用star Base预测了miR-20b-5p分别与circRNA_SLC8A1和死骨片1(Sequestosome 1,SQSTM1)结合,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进行验证。用0、5、10、20、40、80μmol·L~(-1)的姜黄素处理MC3T3-E1细胞72 h,用携带circRNA_SLC8A1的腺病毒载体(sh-circRNA_SLC8A1)、miR-20b-5p mimic、miR-20b-5p inhibitor、SQSTM1的过表达载体(OE-SQSTM1)、SQSTM1的小干扰RNA(si-SQSTM1)和所对应的空白对照转染MC3T3-E1细胞,分别采用CCK-8、Transw ell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采用ELISA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骨钙素(osteocalc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除此之外,还构建了小鼠股骨骨折模型,检测建模后21 d小鼠股骨中circRNA_SLC8A1的表达水平变化; Micro-CT分析观察小鼠股骨组织中骨体积(bone volume,BV)、骨小梁体积(trabecular bone volume,TV)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 H&E染色股骨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记录骨面积和愈伤组织骨痂面积。结果 circRNA_SLC8A1在骨折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骨折小鼠的股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第7天时达到最低值,随后开始升高。此外,40μmol·L~(-1)的姜黄素处理MC3T3-E1细胞24 h无毒性,48 h后细胞活性降低,我们还发现姜黄素以剂量依赖诱导circRNA_SLC8A1表达水平升高。沉默circRNA_SLC8A1抑制MC3T3-E1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而姜黄素的处理逆转了这一影响。随后,我们通过验证发现miR-20b-5p能够分别与circRNA_SLC8A1和SQSTM1结合,且circRNA_SLC8A1通过充当miR-20b-5p的海绵上调SQSTM1的表达水平。miR-20b-5p inhibitor或OE-SQSTM1转染M C3T3-E1细胞,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化。体内实验发现,骨折小鼠的BV/TV、BMD和骨面积显著减小,愈伤组织骨痂面积增大,股骨组织中circRNA_SLC8A1、SQSTM1、BALP和osteocalc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20b-5p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姜黄素处理增大了小鼠的BV/TV、BMD和骨面积,减小了愈伤组织骨痂面积,促进了股骨组织中circRNA_SLC8A1、SQSTM1、BALP和osteocalcin的表达水平,抑制了miR-20b-5p的表达,高剂量姜黄素效果更佳;除此之外,注射携带circRNA_SLC8A1过表达载体的腺病毒(Lv-circRNA_SLC8A1)同样促进了小鼠的骨折愈合。结论 姜黄素抑制骨折小鼠股骨组织中circRNA_SLC8A1的表达水平降低,经miR-20b-5p/SQSTM1轴加速骨折愈合。

    2025年10期 v.42;No.357 978-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英文)》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SSN 1818-0876,CN21-1608/R),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是中国首个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近年来《亚洲药物制剂科学(英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现已被SCIE、PMC、EMbase、UIPD、CA、Scopus、EBSCOhost、DOAJ、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收载。

    2025年10期 v.42;No.357 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官员为主要读者,报道亚洲传统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动向、新技术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科研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成果,突出科学性、实用性。

    2025年10期 v.42;No.357 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