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瑭;宋艳志;刘铭琦;熊雁;邓意辉;
目的考察唾液酸(sialic acid,SA)修饰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脂质体的肿瘤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制备普通DOX脂质体、聚乙二醇化的DOX脂质体和SA修饰DOX脂质体,并以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和DOX溶液为对照,考察了3种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治疗作用。结果 SA修饰DOX脂质体的肿瘤抑制率最高,为97.77%,与其他制剂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SA修饰脂质体能够使DOX更大程度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9年09期 v.36;No.284 75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玉品;周冉;邹卫;金韵;
目的将多肽CSKSSDYQC(CSK)化学结合到三甲基壳聚糖(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上,构建杯状细胞靶向口服给药系统,以期获得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CSK连接到TMC上,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进行荧光标记。以粒径和成球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纳米粒的制备处方。用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测试(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分别考察载体材料和纳米粒对Caco-2和HT29-MTX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建立Caco-2/HT29-MTX共培养细胞单分子层,进行纳米粒的跨膜转运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法考察纳米粒在体内吸收情况。结果按照最优处方制得的FITC-TMC纳米粒和FITC-TMC-CSK纳米粒的粒径分别为214.5 nm和234.3 nm;电位分别为15.81 mV和8.96 mV;成球率分别为98.14%和91.58%。FITC-TMC-CSK的细胞毒性低于FITC-TMC,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低于载体材料。FITC-TMC-CSK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高于FITC-TMC纳米粒,其表观渗透系数(P_(app))值是后者的2.17倍。FITC-TMC-CSK纳米粒在正常大鼠不同肠段吸收顺序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论将CSK键合到TMC上构建杯状细胞靶向纳米粒,能有效提高纳米粒的吸收,在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年09期 v.36;No.284 760-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凯迪;孙玉琦;程琳;朱诗萌;史淑丹;郑岩;
目的优选维生素D_3微囊的制备工艺,对维生素D_3微囊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主要壁材,β-环糊精为辅助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D_3微囊,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维生素D_3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维生素D_3微囊的最佳工艺处方为均质温度70℃、固形物含量26%、壁材质量比为1∶1、芯壁质量比为1∶4。外观呈球形、表面较为光滑、未出现黏连现象,粒径分布比较集中,平均粒径为19.90μm。结论以最佳工艺处方制备的维生素D_3微囊工艺合理、稳定,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微囊质量较好。同时对维生素D_3微囊进行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D_3微囊可有效提高维生素D_3的稳定性。
2019年09期 v.36;No.284 768-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鹏;周乐;杜叶青;刘志祥;黄肖霄;宋少江;
目的对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试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金银花干燥花蕾进行提取,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法和制备HPLC法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等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姜黄素作为阳性对照来检测其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1~6)对Aβ_(1-42)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forsythialanside C(1)、urolignoside(2)、icariside E4(3)、(7R,8S)-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4)、(7S,8S)-thre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5)、(7S,8R)-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6),8-hydroxygeraniol-8-O-β-D-glucoside(7),kankanoside P(8),(2E,6Z)-8-(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2,6-octadienoic acid(9),lamiuamplexoside C(10)。化合物1和2在20μmol·L~(-1)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74.6%和85.2%,高于阳性对照姜黄素(62.1%)。化合物3~6表现出中等程度的Aβ_(1-42)聚集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3和7~10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并且研究表明苯骈二氢呋喃新木脂素糖苷类化合物C-4位与葡萄糖成苷后能明显提高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活性。
2019年09期 v.36;No.284 776-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洋洋;刘天凤;韩飞;张晓雪;王雪;褚晓文;李欣彤;尹然;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快速分析大鼠血清样品中脂质成分的方法。方法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大鼠血清样品中的脂质类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以检测到潜在脂质的数目及其信号强度为指标,优化了基质溶液、质谱检测参数、脂质提取方法等实验条件,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以槲皮素(溶剂:体积分数80%甲醇溶液,含体积分数0.1%氨水)为基质;设置光斑大小为"minimum"模式,激光强度为30%,累积次数为64次;血清中脂质以氯仿-甲醇类溶剂进行提取;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方法重复性和样品稳定性均良好;本实验在大鼠血清中共检测到34种脂质类成分。结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可用于快速分析大鼠血清中的脂质成分。
2019年09期 v.36;No.284 784-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莹;任丽;严桂杰;黄锦芳;张雪;吴水生;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金线莲(组培、栽培、野生)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来源金线莲及其近缘植物整体的差异,为金线莲质量评价及"真伪"的鉴别提供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0℃,采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分别对37批不同来源金线莲(组培、栽培、野生)及11批近缘植物(台湾金线莲、血叶兰)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不同来源即组培、栽培和野生金线莲HPLC指纹图谱,分别确定了11、19和12个共有峰,指认了5、5和2个共有峰,不同来源金线莲批次内相似度较高,但批次间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台湾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典型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6~0.739,不能很好区分;血叶兰与野生金线莲典型指纹图谱明显不同,可用于鉴别。结论建立的不同来源金线莲的HPLC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为金线莲整体质量评价及来源的鉴别提供参考。
2019年09期 v.36;No.284 794-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2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索玲喆;于祥勇;徐健峰;马长宏;高珣;赵龙山;
目的研究卤化丁基橡胶塞与注射液的相容性。方法通过回流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卤化丁基橡胶塞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性小分子,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卤化丁基橡胶塞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中脂肪酸和挥发性小分子的含量。以脂肪酸和正十二烷、正十四烷和正十六烷含量为指标,开展在加速实验条件下的迁移实验研究。结果建立测定卤化丁基橡胶塞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中脂肪酸和挥发性小分子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各效能指标均符合方法验证技术要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在6个月加速实验贮存条件下,未检出脂肪酸和挥发性小分子物质。结论卤化丁基橡胶塞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2019年09期 v.36;No.284 805-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凯东;李姣姣;毕晓艳;魏广金;赵春杰;徐海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黄■虫胶囊中黄芩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_(18)(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A)-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含量测定中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9.5%(n=3),RSD为0.27%~1.09%,无阴性干扰,待测成分色谱峰基线完全分离并且无其他组分峰影响。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宜于大黄■虫胶囊中多指标成分的同时分析和质量控制。
2019年09期 v.36;No.284 812-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侯连;杜学勤;王增仙;甄会贤;田燕元;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醋氯芬酸缓释微丸中醋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并对其质量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色谱柱为C_(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醋氯芬酸的质量浓度在2.0~24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0.30%;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浓度在10~12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0.39%,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微丸的性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杂质含量少。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自制缓释微丸制剂质量稳定。
2019年09期 v.36;No.284 818-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琼;刘恒军;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肺组织损伤、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穿刺注入感染法制作克雷伯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2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肺炎模型组(pneumonia)和模型加药组(pneumonia+SD);另取2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和柴胡皂苷D单独处理组(SD);柴胡皂苷D单独处理组和模型加药组大鼠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注射剂量为50 mg·kg~(-1),持续一周。苏木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检测切割形式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l-caspase-3)、cl-caspase-9、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1,TAK1)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的磷酸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介素-6(interlue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inducible nitric oxide,iNOS)和IL-10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严重;肺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P<0.01);cl-caspase-3和cl-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IL-6、TNF-α和iNOS的含量显著上升,IL-10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TLR4、磷酸化TAK1(phosphorylated TAK1,p-TAK1)和磷酸化P65(phosphorylated P65,p-P65)的表达显著上调,NF-κB P65总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模型加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P<0.01);cl-caspase-3和cl-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IL-6、TNF-α和iNOS的含量显著下降,IL-10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TLR4、p-TAK1和p-P65的表达显著下调,NF-κB P65总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柴胡皂苷D调节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免疫功能,缓解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2019年09期 v.36;No.284 823-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JPS,ISSN 1818-0876,CN 21-1608/R)创刊于2006年,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是中国第一个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名誉主编为日本东京永井基金会Tsuneji Nagai教授、日本爱知学院大学Yoshiaki Kawashima教授和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何仲贵教授、日本歧阜药科大学Hirofumi Takeuchi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aul WS Heng教授,副主
2019年09期 v.36;No.284 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自2019年9月起加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提出的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通过在期刊每篇文章上添加OSID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可以使论文成果更加立体化展现,增强论文质量,促进传播与交流;使作者获得直接拓展学术人脉的渠道,并为作者与研究同领域课题的学者交流互动提供途径。
2019年09期 v.36;No.284 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官员为主要读者,报道亚洲传统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动向、新技术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科研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和
2019年09期 v.36;No.284 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