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美;曹玫;张芦燕;贺凯;韩长锦;董文静;王庆;
目的建立GC-FID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的含量。方法采用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流速1.5 mL·min~(-1),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分别在质量浓度0.256 8~25.68 mg·L~(-1)(r=0.999 5)、1.040~104.0 mg·L~(-1)(r=0.999 5)、1.643~164.3 mg·L~(-1)(r=0.999 5)和2.302~230.2 mg·L~(-1)(r=1.000)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96.4%、96.8%和96.7%,RSD分别为1.7%、1.9%、1.2%和2.3%。结论本方法可为桑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5期 v.36;No.280 386-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维明;赵悦新;王淼;赵旻;赵春杰;
目的建立复方中药苦参康复搽剂的气相(GC)指纹图谱,以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ZHD-2007-1306(OV-1701)(30 m×0.32 mm×0.6μm)为色谱柱,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80℃,起始柱温为100℃,程序升温的方法建立苦参康复搽剂G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0批搽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指认了其中的特征色谱峰。结果所建立的苦参康复搽剂GC指纹图谱的精密度、重复性、专属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10批搽剂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58~0.984;标定共有指纹图谱峰为16个,指认其中一个峰为苍术中的苍术素。结论所得到的GC指纹图谱可为提高苦参康复搽剂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2019年05期 v.36;No.280 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英;韩晓妮;张跃飞;邵平;韩凌;
目的明确东北铁线莲药材中是否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Ⅰ,不同产地药材在化学成分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UPLC-Q/TOF MS方法,通过与马兜铃酸Ⅰ的保留时间、质谱裂解行为进行比对,确定东北铁线莲药材中是否含有马兜铃酸Ⅰ,通过比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确定不同产地样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结果产于辽宁、吉林与朝鲜的东北铁线莲样品中均不含有马兜铃酸Ⅰ成分,同时木兰花碱在吉林和朝鲜样品中含量较高,在辽宁样品中含量却较低。结论 UPLC-Q/TOF MS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分析东北铁线莲药材中是否含有马兜铃酸Ⅰ,木兰花碱的丰度能够区分辽宁与其他产地的东北铁线莲药材样品。
2019年05期 v.36;No.280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洪月;罗美岭;张星星;高艳;张天虹;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质量浓度,并将其用于甘草次酸原料药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评价。方法采用沉淀蛋白法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以熊果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 C_(18)(5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 mmol·L~(-1)乙酸铵)(体积比85∶15),流速为0.1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以选择性离子监测、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5~5 000μg·L~(-1),最低定量下限为0.5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在2.6%~7.2%内,准确度的RE在-13.1%~2.2%内,提取回收率在87.8%~95.0%内,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在93.9%~103.1%内,RSD在5.7%~7.1%内。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适用于甘草次酸原料药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血浆的质量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评价。
2019年05期 v.36;No.280 404-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晶晶;宋志峰;丁荣春;魏春雁;
目的研究富硒木耳水提物(aqueous of Se-enriched Auricularia auricular,AESAA)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小鼠高脂饮食联合STZ (80 mg·kg~(-1))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将60只C57B/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400 mg·kg~(-1))、AESAA低剂量组(500 mg·kg~(-1))、AESAA高剂量组(1 000 mg·kg~(-1))、普通木耳水提物组(aqueous extract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AEAA,1 000 mg·kg~(-1)),灌胃给药8周后,取血及肾脏组织。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尿酸(uric acid,UA)的含量;HE染色评价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和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ESAA能改善肾脏病理性损伤;降低血清中TC、TG、LDL-C、Cr、BUN的含量(P<0.01)和UA的含量(P<0.05);抑制肾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P<0.01)和p-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 AESAA能逆转STZ诱导的糖尿病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有关。
2019年05期 v.36;No.280 410-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回蔷;郭冰玉;张倩;常鹏;徐志山;陶凯;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人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提取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通过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氧化苦参碱处理后成纤维细胞的周期变化,并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氧化苦参碱对细胞周期蛋白CDK4、CDK6,以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的浓度为10μmol·L~(-1)时,24 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18.92±3.77)%,成纤维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分别为(3.28±2.56)%和(2.98±1.78)%;氧化苦参碱的浓度为20μmol·L~(-1)时,24 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32.93±2.68)%,成纤维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分别为(6.89±0.76)%和(1.47±2.57)%。氧化苦参碱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DK4、CDK6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使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加。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在药物。
2019年05期 v.36;No.280 415-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毕文鹏;唐文娟;于海玲;
目的为了探讨辣椒碱(capsaicin)抗小鼠抑郁样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小鼠每天1次灌胃辣椒碱,连续7 d。第7天给药后1 h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或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FST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断头迅速取双侧海马、皮质前额叶。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海马(hippocampus)及皮质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中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结果辣椒碱显著缩短小鼠在FST和TST中的不动时间,但对OFT中的水平活动时间和活动距离均无明显影响;同时降低FST小鼠的海马和PFC中MAO活性,升高其5-HT含量。结论辣椒碱对小鼠可能有一定的抗抑郁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及皮质前额叶MAO活性、增加其5-HT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2019年05期 v.36;No.280 4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