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888381

药剂

  • NGR肽修饰的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曾慧琳;邓艾平;王奕;刘珏;

    目的本文旨在制备载紫杉醇的肿瘤靶向肽NGR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PTX/NGR-SLN)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将DSPE-PEG_(2000)Mal与NGR偶联得到DSPE-PEG_(2000)-NGR;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SLN;以合成的DSPE-PEG_(2000)-NGR对SLN进行表面修饰,制得NGR-SLN,并对其进行表征。以荷HT-1080裸鼠为肿瘤模型,通过活体成像观察NGR-SLN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考察其抑制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PTX/NGR-SLN的粒径(113.28±10.33)nm,Zeta电位为(-5.65±0.47)mV;包封率为(91.28±0.47)%,载药量为(2.48±0.28)%;释放度结果表明PTX/NGR-SLN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20℃条件下放置3个月,其粒径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TX/NGR-SLN具有明显的肿瘤靶向递送能力和肿瘤生长抑制能力。结论 PTX/NGR-SLN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治疗潜力能力。

    2019年04期 v.36;No.279 275-281+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组织粘合剂的制备与初步评价

    林伟康;张宇晨;李辛;刘欣宇;高亦鲲;刘迎春;

    目的设计并制备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初步探究其对生物组织的粘合效果。方法以正辛烷作为油相,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构建一种水包油的非均相反应体系;在该体系中,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L-赖氨酸为水解缩合催化剂,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采用扫描电镜、动态激光散射仪、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所合成的纳米粒进行表征。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四甲基乙二胺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制备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仿生水凝胶;使用市售、自制二氧化硅纳米粒粘合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仿生水凝胶以及Wistar大鼠右侧肝叶截面,采用机械牵拉的方法测试不同比表面积纳米粒对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仿生水凝胶及大鼠肝脏的粘合能力。结果制备出比表面积为493.1 m~2·g~(-1)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其对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和大鼠肝脏的粘合力分别为8.63×10~(-3) N·cm~(-2)·mg~(-1)和8.17×10~(-3) N·cm~(-2)·mg~(-1),显著高于比表面积为98.9 m~2·g~(-1)市售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粘合能力。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纳米粒可用于对生物组织的粘合,比表面积越大,对仿生凝胶和生物组织粘合能力越强。

    2019年04期 v.36;No.279 28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翻肠囊法考察洛伐他汀肠吸收机理

    狄刘英;王靓莹;安晨秀;朴洪宇;程刚;邹梅娟;

    目的洛伐他汀难溶且易被CYP3A4酶代谢,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本文作者旨在考察难溶性药物洛伐他汀的肠吸收机理,以改善其口服吸收。方法以外翻肠囊法考察洛伐他汀原料药和固体分散体在各个肠段的吸收,并通过联用抑制剂实验比较,分析药物肠吸收机制。结果洛伐他汀固体分散体较原料药各肠段吸收增加,各肠段吸收的快慢顺序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对于洛伐他汀口服吸收,CYP3A4酶影响大,P-糖蛋白影响较小。结论外翻肠囊法能够较好的评价他汀类的肠吸收。

    2019年04期 v.36;No.279 288-29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比较

    白杨;吴宜凡;卢洪燕;赵勤富;王思玲;

    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两种载体对提高难溶性药物缬沙坦(valsartan,VAL)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的载药量以及改善药物溶出度作用的比较。方法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VAL-MSN、VAL-HMSN、NMP-MSN和NMP-HMSN四种固体分散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载药量。采用X射线衍射法表征药物的存在状态。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原料药、无定型药物以及载药体系的溶出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VAL-HMSN和NMP-HMSN的载药量分别为(34.76±1.36)%和(38.30±1.38)%,而VAL-MSN和NMP-MSN的载药量分别为(23.54±1.72)%和(22.93±1.08)%。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药物在载体中以非晶体状态存在。溶出实验结果显示无定型药物的溶出度最低,HMSN和MSN载药体系的溶出度均比原料药有所提高。结论 HMSN和MSN相比,HMSN载药体系的载药量更高,但溶出度较MSN载药体系低。

    2019年04期 v.36;No.279 293-299+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TPGS修饰的羧甲基壳聚糖-大黄酸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邱梁桢;王夏英;曹春秀;欧阳惠枝;徐伟;王晓颖;

    目的合成TPGS修饰的羧甲基壳聚糖-大黄酸(TPGS-CR)偶联物,其能在水中自组装成聚合物胶束,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递送提供一个新型载体材料。方法通过酰化反应,将TPGS与大黄酸(R)接枝于羧甲基壳聚糖(CMCS)上,经FT-IR与~1H-NMR验证其结构。通过UV法测R取代度,HPLC法测定TPGS的取代度,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CMC值,DLS法测定胶束的粒径、分布及电位,综合各因素,确定最佳合成工艺,并通过TEM和AFM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MTT法评估TPGS-CR偶联物对HepG-2细胞毒性。用透析法初步考察其载药性能。结果 TPGS与R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MCS上,形成TPGS-CR偶联物,确定n(TPGS)∶n(CMCS)∶n(R)=0.75∶1∶1为最佳合成投料比,此时R的摩尔取代度为(5.73±0.23)%,TPGS摩尔取代度为(0.28±0.05)%,粒径为(117.1±24.9) nm,Zeta电位为负值,对HepG-2细胞毒性较小,载药性能较好。结论所设计合成的TPGS-CR偶联物能在水中自组装成具有壳-核结构的胶束,粒径较小,可作为递送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材料。

    2019年04期 v.36;No.279 300-30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药物分析

  • HPLC法同时测定肝炎康散中四种有效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邸思蓉;王雪;王灿灿;王淼;赵旻;赵春杰;

    目的本文旨在HPLC条件下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肝炎康散中四种成分含量并建立其在该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niversil XB 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30μL,柱温为30℃;建立肝炎康散指纹图谱,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10批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4个色谱峰进行指认,同时测定虎杖苷、五味子醇甲、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10批肝炎康散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4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值为0.990~0.998。虎杖苷、五味子醇甲、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质量浓度分别在12.2~73.4 mg·L~(-1)、60.1~360.5 mg·L~(-1)、59.8~361.0 mg·L~(-1)、60.2~361.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0%、97.6%、99.1%,RSD为1.2%、1.9%、1.6%、1.1%(n=6)。结论建立的肝炎康散的指纹图谱结合有关成分含量测定,具有实际应用意义,能更好的对肝炎康散进行质量控制。

    2019年04期 v.36;No.279 308-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2-羟基)丙酰氨基-苯甲酸颗粒剂的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李昀;荣荣;章洪方;赵婧陶;张启丽;赵云丽;于治国;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2-(2-羟基)丙酰氨基-苯甲酸(HPABA)的浓度,并应用于HPABA颗粒剂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1),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RP-HPLC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HPABA的浓度。结果 HPABA质量浓度在0.05~50 mg·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8),定量下限为0.05 m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1%,准确度在(1.1~4.9)%范围内,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0.3±12.8~101.4±11.5)%。HPABA颗粒剂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参数为:ρ_(max)、T_(max)、AUC_(0-t)、t_(1/2)和CL值分别为(10.71±1.08) mg·L~(-1),(0.4±0.22) h,(26.18±2.09) mg·L~(-1)·h,(3.51±2.07) h和(1.88±0.13) L·h~(-1)·kg~(-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9.5%,表明HPABA颗粒剂在大鼠体内具有较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结论该法适用于HPABA颗粒剂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2019年04期 v.36;No.279 315-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熊宁杰;金艺;张亮;蔡松霖;蒋唤;鹿秀梅;

    目的研究Beagle犬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后,犬体内脂质体包合多柔比星(L-DOX)、游离多柔比星(F-DOX)和多柔比星总量(T-DOX)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以纯化血浆中T-DOX;采用固相萃取分离血浆中L-DOX和F-DOX。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处理后样品中T-DOX、L-DOX、F-DOX浓度。结果 Beagle犬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0.3、1.0和2.0 mg·kg~(-1)后,犬体内T-DOX的ρ_(max)分别为4.35、18.84和29.92 mg·L~(-1);AUC_(0-t)分别为144.0、546.7和1204 mg·h·L~(-1);L-DOX的ρ_(max)分别为4.77、19.93和32.17 mg·L~(-1);AUC_(0-t)分别为153.9、574.7和1 294 mg·h·L~(-1);F-DOX的ρ_(max)分别为13.00、26.53和40.70μg·L~(-1);AUC_(0-t)分别为158.2、445.2和1171μg·h·L~(-1)。结论犬给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后,血浆中主要存在形体为L-DOX。在0.3~2.0 mg·kg~(-1)剂量范围内,犬体内N-DOX和F-DOX均呈线性药动学特征。

    2019年04期 v.36;No.279 321-326+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奥希替尼中溶剂残留量

    冯静;唐春雷;惠人杰;

    目的建立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原料药奥希替尼中5种残留溶剂乙醇、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的含量。方法以Thermo TG-5MS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为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程序升温:起始柱温为30℃,保持10 min,之后以15℃·min~(-1)的速率升至150℃,保持4 min。采用直接进样法,进样体积为1μL。结果 5种有机溶剂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较高,且在质量浓度10.00~20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乙醇、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1,4-二氧六环的检测限质量浓度分别为0.68、1.23、2.81、1.81和2.93μg·mL~(-1),定量限质量浓度分别为1.68、3.76、9.48、3.38和9.54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101.2%、102.7%、103.0%、101.2%,RSD分别为2.31%、3.53%、3.61%、4.71%、2.47%。利用该方法对3批奥希替尼样品中的残留溶剂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乙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59%、0.064%和0.060%,乙酸乙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263%、0.260%、0.267%,乙腈、二氯甲烷和1,4-二氧六环未被检测出。结论该色谱方法可用于测定原料药奥希替尼中5种有机溶剂的含量。

    2019年04期 v.36;No.279 327-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理

  • 当归多糖(ASP)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体外抗增殖及促凋亡作用影响

    马莉;王园;薛传梅;高小风;杨波;

    目的考察当归多糖(ASP)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促凋亡作用,并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量变化深入研究其促凋亡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P作用于U251细胞不同时间后,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率;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ASP作用于U251细胞后,对U25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ASP作用于U251后,U251细胞的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SP作用于U251细胞后,U251细胞的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表明,ASP作用于U251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0 mg·L~(-1)药物组在24 h、48 h、72 h对细胞的抑制率升高(P<0.05);400.0 mg·L~(-1)和800.0 mg·L~(-1)药物组在24 h、48 h、72 h对细胞的抑制率显著升高(P<0.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00.0 mg·L~(-1)药物组在24 h、48 h、72 h对细胞侵袭的抑制率升高(P<0.05);800.0 mg·L~(-1)药物组在24 h、48 h、72 h对细胞侵袭的抑制率显著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个药物组(400.0 mg·L~(-1)和800.0 mg·L~(-1))ASP处理U251后,U251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个药物组(400.0 mg·L~(-1)和800.0 mg·L~(-1))ASP能下调凋亡相关蛋白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其中800.0 mg·L~(-1)ASP能显著下调p-AKT蛋白质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P能够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侵袭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2019年04期 v.36;No.279 33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的体内药理活性、长期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吴周全;朱怡文;薛济鸿;赵丽;

    目的阐明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的体内药理活性、长期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为FFA4激动剂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a.剂量依赖性试验:雄性ICR小鼠分别给予溶媒,200 mg·kg~(-1)二甲双胍及GSK-137647A(20,40及80 mg·kg~(-1)),给药30 min后灌胃给予3 mg·kg~(-1)葡萄糖,测定葡萄糖耐量(OGTT)。b.低血糖风险评估:空腹ICR小鼠分别给予溶媒,15 mg·kg~(-1)格列本脲及80 mg·kg~(-1) GSK-137647A,测定给药后相应时间点的血糖水平。c.DIO小鼠长期给药研究:雄性C57BL/6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诱导产生DIO模型小鼠,随机分组后连续60天分别灌胃(1天2次,给药间期12 h)给予溶媒,40 mg·kg~(-1) GSK-137647A及200 mg·kg~(-1)二甲双胍,测定第0天和第59天的OGTT,在给药第60天,DIO小鼠摘眼球取血,以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GSK-137647A体内降糖呈现剂量依赖性,其最大药效剂量约为40 mg·kg~(-1),且低血糖风险较低。在DIO小鼠长期给药实验中,GSK-137647A不会导致FFA4受体脱敏,其介导的外周胰岛素增敏作用使得长期给药后降糖活性显著提高。血清生化分析表明GSK-137647A长期给药后肾功能受损,可能原因在于GSK-137647A的水溶性较差,高剂量长期给药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损伤,提示我们通过结构改造以改善其水溶性,将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此外,GSK-137647A可能通过促进GLP-1分泌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双重药理作用。结论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及耐受性,具有改善血糖和血脂的双重药理作用,表明FFA4激动剂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针对GSK-137647A较差的水溶性缺陷进行结构优化的研究思路。

    2019年04期 v.36;No.279 340-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药学

  • 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970对川丁特罗的微生物转化

    王雨琪;陈羽;林涵;李坤杰;徐威;

    目的对川丁特罗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短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blakesleana AS 3.970对川丁特罗进行微生物转化,通过柱层析、液相色谱-质谱及核磁技术对川丁特罗微生物转化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短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blakesleana AS 3.970转化川丁特罗累计获得三个转化产物,分别是川丁特罗芳香羟胺代谢物、川丁特罗叔丁基羟基取代代谢物和1-羧基川丁特罗。结论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对川丁特罗进行微生物结构修饰。

    2019年04期 v.36;No.279 348-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事管理

  • 我国医药制造业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协整关系研究——基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比较视角

    安晨雨;李晓丹;王素;陈玉文;

    目的基于不同企业登记类型的比较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利用2000~201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政府科技资助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R&D之间均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当政府科技资助每增加1%,国有和三资企业R&D研发投入分别增加1.021%和0.921%。而短期内,三资企业面对政府科技资助变动时,企业自身R&D投入的自我调整能力更快更强。当处于不同滞后期时,变量之间分别呈现明显和不明显的因果关系。同时根据检验结果,提出增强医药制造业企业R&D投入、促进政府更好引导企业的建议。

    2019年04期 v.36;No.279 353-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床药学

  • 《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的解读

    周建烈;徐峰;吴斯婷;陈杰鹏;段丽丽;邓意辉;张美侠;李树壮;袁杰力;

    维生素K1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近20年来发现维生素K2有着与维生素K1不同的健康效应:抗骨质疏松、抗动脉钙化等等。让临床医师有些应接不暇,使他们担忧服用维生素K2补充剂是否会带来干扰凝血机制的问题,是否会引起出血或者形成血栓。为此,我们解读最近发表的《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对MK-7生理学的介绍:MK-7的代谢、维生素K2依赖性蛋白、MK-7与维生素D和钙的协同健康效应;对MK-7安全性的评价:MK-7的检索文献分析、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服用的不良事件报告、MK-7和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MK-7食物过敏的安全性和MK-7的安全系数;以及对MK-7膳食补充剂的管理。供临床医师参考。

    2019年04期 v.36;No.279 36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靶向c-Met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陈晓光;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具有新颖结构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c-Met激酶"、"c-Met激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GF/c-Met通路"、"构效关系"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相关文献,对靶向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不同结构骨架的结构改造、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靶向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按结构骨架可分为喹啉类化合物、吡咯(噻吩)并吡啶(嘧啶)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吲哚酮类化合物、三环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化合物。总结此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发现,除对c-Met激酶有显著抑制活性以外,还对其他靶点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c-Met激酶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对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研究,为设计有效、低毒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也加速了c-Met抑制剂类药物的开发进程。

    2019年04期 v.36;No.279 36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6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JPS, ISSN 1818-0876,CN 21-1608/R)创刊于2006年,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是中国第一个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名誉主编为日本东京永井基金会Tsuneji Nagai教授、日本愛知学院大学Yoshiaki Kawashima教授和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何仲贵教授、日本歧阜药科大学Hirofumi Takeuchi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aul WS Heng教授,副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毛世瑞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Yiu-KyoungOh教授,浙江大学高建青教授和四川大学黄园教授。

    2019年04期 v.36;No.279 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官员为主要读者,报道亚洲传统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动向、新技术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科研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成果,突出科学性、实用性。论文涵盖:传统药物资源学、药材炮

    2019年04期 v.36;No.279 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